1、一寻是67米。一寻,汉语词语,是为古长度单位,基本数据大约是1寻=八尺=2米67。
1、一寻是67米。一寻是中国古代的长度单位,在两米左右,秦代以后尺长经常变动,隋唐宋元时尺长在30厘米左右浮动,明清到现在度量衡稳定,尺定位67米没再变过。中国古代的一种长度单位,两臂为一寻。
2、噚是一种英制长度单位,通常被我们用来测量水深。
3、简要回答 详细内容 01 一寻,汉语词语,是为古长度单位,在中国1寻= 8尺,与步接近,周代以八尺为步,秦代以六尺为步,旧制以营造尺五尺为步,这看起来十分杂乱,但是基本数据差不多是1寻=1米6。
周代,一尺合今191cm。通过仞的定义我们可以得知,仞在周朝是八尺。作为古代长度单位的仞,是指成人两臂平伸时两手之间的距离,亦即160厘米左右,约合周时的八尺,东汉时的七尺,今天的五尺。
一仞相当于1528厘米。一仞为八尺, 一仞等于一寻,一寻等于张开双臂之长度。仞指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引申义是测量深度。
“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中的“仞”在古代是一个长度单位。以周秦汉的度量衡来论,“一仞”等于八尺,一尺等于211cm,那么“一仞”大约是**1888cm**。
一片孤城万仞山 仞 ,古代长度单位。周制八尺,汉制七尺,周尺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 以周尺来论,一尺等于今日23厘米,一仞也就是八尺,所以8x23=184cm,一仞等于184厘米,也就是:84米。
一仞用周尺表示为八尺或七尺。周尺中一尺约合二十三厘米,故一仞约为161厘米或184厘米。仞的基本释义:古代的计量单位。如:山高万仞。指测量深度。通“韧”,表示柔软而坚固。通“认”,辨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