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从古到今,无数文人墨客、名家艺人无不为春的多彩而陶醉,被春的生机所打动,留下了很多赞美春天的艺术作品。春天,永远是艺术家永恒的主题。今天我们要来学习的《春之声》就是音乐大师用音乐来表达和赞美春天的美丽。
1、以“春”为主题,使学生通过歌唱春天的歌曲,欣赏春天的乐曲,来寻找春天,发现春天,感悟春天。 能够用甜美、圆润而有弹性的声音、轻快活泼的情绪演唱歌曲《渴望春天》。
2、渴望春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3、《渴望春天》一课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 学唱歌曲《渴望春天》,感受歌曲中轻松、活泼的特点,进一步产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及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
4、师:今天,我们了解了莫扎特,学唱和听赏了他的作品,下节课将听赏他所创作的钢琴独奏曲《法国民谣变奏曲》,了解变奏曲的特点,尝试根据已有节奏为乐句进行变奏联系。
5、教学重、难点 尝试用声音、速度、力度的变化表现赞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境。 认识变音记号,学习临时变化音的唱法。
6、『初中音乐教案』《渴望春天》教案 七年级 ·《渴望春天》年级:七年级课时:1课时教学目标: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1、渴望春天教案 篇1 年级: 初一年级下学期 教学内容:《渴望春天》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
2、我们下节课再会! 渴望春天教案怎么写 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人教版课标教材七年级下册之一单元:春之声。莫扎特所写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爱的歌曲。其音乐语言朴素、简约,富有表现力。
3、渴望春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渴望春天教案 篇1 年级: 初一年级下学期 教学内容:《渴望春天》 教材分析: 《渴望春天》是一首抒情的少年儿童歌曲。是奥地利著名作曲家莫扎特(1756――1791)在1791年用诗人奥弗贝克的一首短诗写成。同年,作曲家就逝世了。
渴望春天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让学生在收集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自学关于春天的歌曲的活动中,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反复聆听、歌唱《渴望春天》的过程中,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绪。
以“感受春天(创设情景)——体验春天——表现春天”为主线展开教学,从而激发学生学唱歌曲《渴望春天》的兴趣,同时引导学生从整体感受、体验音乐的优美、流畅,演唱活泼、跳跃的特点,体验并将自己融入春天的怀抱中。
1、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观察画面,理解信件中图画、符号所表达的含义。 感受故事主人公相互关爱的美好情感。 活动准备: 图画书PPT(演示文稿)、自制回信两封、自制邮箱一个、自制小问号图卡若干。
2、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一)能感受乐曲雄壮有力的风格,理解乐曲表达的巡逻兵神气的形象。 (二)能大胆地用肢体动作表现乐曲三种不同的节奏。 (三)学习看图谱演奏乐曲,体验与同伴合作演奏的乐趣。 (四)尝试仿编歌词,乐意说说歌曲意思。
3、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内容: 大班语言讲述活动:小猫生病了 设计意图: 每个孩子都生过病,对生病都有切身的感受。
4、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理解歌词,初步学唱歌曲。 尝试将歌曲中的节奏型进行改换。 体验创编节奏型并进行演唱所带来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板课件、音乐伴奏。 活动过程: 以看路牌导入,练习休止符。
5、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观察绘本画面,尝试排一排、比一比,初步掌握比较物体面积大小的 *** 。 大胆表述自己的观察和操作结果,乐于思考,喜欢阅读。 发展观察、辨别、归案的能力。
6、大班教案 篇1 设计背景: 本班有49名幼儿,两名教师,一名保育员,为了激发幼儿对妈妈在家里或在外面工作感兴趣,而好奇或发现。 活动目标: 根据图片引导幼儿进行重点讲述,即能用汉语说出图片中的关键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