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抗肿瘤药物是(二氢叶酸还原酶)

2024-03-07 14:21:13 体育资讯 四阿舅

属于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的抗肿瘤药物是

1、甲氨蝶呤为抗叶酸类抗肿瘤药,主要通过对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抑制而达到阻碍肿瘤细胞的合成,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与繁殖。

试述为什么临床常将磺胺甲恶唑和甲氧苄啶合用。

1、甲氧苄啶与磺胺甲恶唑合用可使细菌的叶酸合成代谢遭到双重阻断,有协同作用,使磺胺药抗菌活性增强,并可使抑菌作用转为杀菌作用,减少耐药菌株。

2、【答案】:磺胺甲恶唑竞争性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阻止细菌二氢叶酸的合成;甲氧苄啶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生成减少,因而阻止细菌核酸合成。

3、因为氧苄啶主要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阻碍四氢叶酸合成。与磺胺类合用可使细菌叶酸代谢受到双重阻断,因而抗菌作用增加数倍至数十倍,甚至出现杀菌作用。

4、tmp与 *** z的半衰期相似,血药浓度高峰一致,所以能合用。

5、【答案】:C 考查磺胺甲嗯唑和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磺胺甲恶唑作用机制为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甲氧苄啶作用机制为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两者合用使抗菌活性明显增强,其制剂为复方磺胺甲恶唑。故选C答案。

叶酸拮抗剂氨甲蝶呤为何能抑制DNA合成?

1、明白了叶酸在DNA合成中的作用就好办了,因为叶酸为DNA提供碳原子,没有了叶酸,DNA合成当然受到影响。

2、对二氢叶酸还原酶有高度亲和力,以竞争方式与其结合,使叶酸不能转变为四氢叶酸,从而使脱氧尿苷酸不能转变为脱氧嘧啶核苷酸,阻止DNA合成,亦干扰RNA,蛋白质合成。

3、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使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过程中一碳基团的转移作用受阻,导致DNA的生物合成受到抑制。

4、甲氨蝶呤为叶酸拮抗剂,主要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而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有生理活性的四氢叶酸,从而使DNA合成所需的原料嘌呤核苷酸和嘧啶核苷酸的生物合成受阻,进而抑制细胞的分裂与增殖。

5、甲氨蝶呤的主要作用是在细胞内与二氢叶酸还原酶结合,拮抗二氢叶酸转变为四氢叶酸(THF)而抑制DNA的合成。本品进入体内后通过四氢叶酸还原酶转变为THF,从而能有效地对抗甲氨蝶呤的作用。

CHO细胞的DHFR系统是根据什么原理设计的呢?

1、转基因技术是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将人们期望的目标基因,经过人工分离、重组后,导入并整合到生物体的基因组中,从而改善生物原有的性状或赋予其新的优良性状。

2、血细胞直方图设计原理是利用图形化方式表示一系列连续的细胞计数结果。样本采集与处理 需要采集一定量的血液样本,通常是通过静脉采血。

3、在实验中发现,DNA在高温时也可以发生变性解链,当温度降低后又可以复性成为双链。因此,通过温度变化控制DNA的变性和复性,加入设计引物,DNA聚合酶、dNTP就可以完成特定基因的体外复制。

4、药物设计是随着药物化学学科的诞生相应出现的。早在20世纪20年代以前,就开始进行天然有效成分的结构改造。

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抗菌药物是什么

1、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的抗菌药物是甲氧苄啶(TMP)。更具代表性的药物是:复方磺胺甲恶唑(复方新诺明):由磺胺甲恶唑( *** Z)与甲氧苄啶(TMP)配方组成。

2、磺胺类药物是人工合成抗菌药,为广谱抑菌药,它通过干扰细菌的叶酸代谢而抑制细菌的生长繁殖。

3、甲氧苄啶的作用机制为抑制细菌二氢叶酸还原酶,导致四氢叶酸生成减少,因而阻止细菌核酸合成。

4、又称DNA螺旋酶)和拓扑异构酶Ⅳ。磺胺类药物作用靶点是细菌的二氢叶酸合成酶。抗菌增效剂甲氧苄啶是二氢叶酸还原酶可逆性抑制药,阻碍二氢叶酸还原为四氢叶酸。青霉素类抑制黏肽转肽酶,从而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5、本类药物抗阿米巴原虫的机制为抑制其氧化还原反应,使原虫的氮链发生断裂。

6、国外应用的还有奥美普林(又称OMP,二甲氧甲基苄啶)、阿地普林(ADP)、巴喹普林(BQP)。其作用机理主要是抑制二氢叶酸还原酶,使二氢叶酸不能还原成四氢叶酸,因而阻碍了敏感菌的叶酸代谢和利用,从而妨碍菌体核酸合成。

免责声明
           本站所有信息均来自互联网搜集
1.与产品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均由发布单位及个人负责,
2.拒绝任何人以任何形式在本站发表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相抵触的言论
3.请大家仔细辨认!并不代表本站观点,本站对此不承担任何相关法律责任!
4.如果发现本网站有任何文章侵犯你的权益,请立刻联系本站站长[ *** :775191930],通知给予删除
请先 登录 再评论,若不是会员请先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