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正月二十五这一天,人们会有吃小米干饭和杂面汤的习俗,以前百姓生活贫苦,家里能吃饭就已经很不错了,所以在这一天要让仓王爷看到自己节约简单的生活方式。
1、而填仓节是正月最后的一个节日,也就是过年的尾声了。一是打囤。填仓节,也叫“打囤节”,在正月二十五日早上,人们在院里或打谷场上,用草木灰撒出一个个大大小小的圆囤,代表粮囤。同时,撒一些五谷杂粮在厘米,寓意粮食满囤,生活美满。
2、正月二十五添仓: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秸秆棍编制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在往家托粮食,丰衣足食。
3、不借东西 据说在填仓节这天,任何人来借东西都是不能借给他的,否则的话就有可能钱财或者是庄稼的流失。所以到了填仓节这一天,无论谁走向自己的家里来借东西都不能借。包饺子吃 在填仓节有些地区也会包饺子。
填仓节风俗吃的食物有:吃蒸食、吃煎饼、吃鱼汤配米饭。
干饭鱼汤。填仓节是春节的重要组成部分,天津人有“撕吊钱”“打囤”“喝鱼汤”等习俗。过完填仓节,热闹的年也就接近尾声了。在天津,米饭俗称“干(gān)饭”。
填仓节吃干饭、喝面汤的习俗,就是民谚所说的:“天仓,天仓,小米干饭杂面汤。”香喷喷的小米饭,滑溜溜的杂面汤 在我国华北农村,流传有这样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
填仓节要吃:小米饭、杂面汤、面窝、鱼汤。华北的农村有一句谚语,“填仓填仓、小米干饭杂面汤。”到了正月二十五,这一天在华北农村有两样东西要吃,一是小米饭,二是杂面汤。
在填仓节主要食物是:折叠蒸制食品。折叠蒸制食品是用糕面捏成元宝、包袱、锅、鸡、狗等各种形状的灯盏,盛满食油,到晚上点燃放置室内各处,次日吃油炸或油煎食品,祝人丁兴旺,五谷丰登、和顺、榆社蒸谷面团。
正月二十五“填仓节”最重要的传统食物就是“吃杂粮”,荞麦、黑麦、玉米、高粱、小米、黑豆等都属于杂粮,人们认为“填仓节”吃过杂粮来年的收成就会特别好。
1、填仓节的风俗如下:水缸装水 在北方或者南方地区,古代的时候农民家里都会有水缸,那么在填仓节的时候,一定要将水缸装满水,这样不管生活用水还是农耕用水,都不会少了。把水填满寓意着丰收的意思。
2、填仓节风俗吃的食物有:吃蒸食、吃煎饼、吃鱼汤配米饭。
3、满族农村家家讲究煮黏高粱米饭,放在仓库,用秸秆棍编制一匹小马插在饭盆上,意思是马在往家托粮食,丰衣足食,第一天,再添新饭,连着添3回,也有用高粱秸做两把锄头插在饭上,这个节至在东北的一些农村依旧保留着。
4、以消灾除难,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风俗五 、祭奠仓官 祭奠仓官是填仓节一项重要的习俗。人为了纪念仓官,每到这一天都要进行祭奠、纪念仪式,有的是用细炭灰或柴草灰在院里外打囤添仓,有的是向仓官画像焚香、点灯。
5、祁县等县在天仓节这一天,要用笤帚打扫院落墙壁,扫除昆虫以防虫害,并烧纸焚香祭奠,以消灾除难,祈祷丰收和人财兴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