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们,谁懂啊!今天接到一个堪称“宇宙级”的神秘任务——整一份“中国女排10岁小球迷名单”。我当时就地铁老人看手机,一脸迷惑。啥玩意儿?这名单是藏在哪个平行宇宙吗?是需要对上暗号“天王盖地虎”才能解锁的机密文件吗?这玩意儿比搞清楚奶茶里到底有多少热量还难啊!我寻思着这也不是招生,也不是摇号,哪来的官方名单啊?难不成现在看女排比赛还得先进行一个10岁年龄认证?
本着打工人的专业素养(和一颗熊熊燃烧的八卦之心),我打开了搜索引擎,准备掘地三尺。我输入“中国女排10岁小球迷名单”,回车键一敲,屏幕上转圈圈的加载图标仿佛在嘲笑我的天真。结果可想而知,除了几条关于某某小球迷感人故事的新闻,连个名单的影子都木有!我不信邪,换着花样搜,“10岁孩子最喜欢的女排队员”、“女排粉丝年龄构成”、“小学生看女排的N个理由”,甚至连“怎么把我儿子/女儿培养成女排球迷”这种话题都翻了个底朝天。结果就是,我发现了无数个生动鲜活的小球迷形象,但就是没有一个叫“名单”的东西。我感觉自己就像一个想在撒哈拉沙漠里找一瓶矿泉水的显眼包,主打一个徒劳无功但姿势要帅。
经过长达半天的网上冲浪,我悟了!这份名单,它根本不存在于物理世界!它是一种薛定谔的名单,一种精神上的 *** 体。所以,别问我要具体的“张三、李四”,问就是“全员”。不过,虽然没有白纸黑字的点名册,但根据我从各大社交媒体、新闻报道、论坛帖子里扒拉出来的蛛丝马迹,我倒是可以给各位老铁描绘出这群10岁小球迷的生动画像。来,咱们不搞点名,咱们搞“画像分类”,这总行了吧!
之一类,咱们称之为“技术分析流小大神”。你可别小看他们,虽然年纪不大,但聊起排球来头头是道。他们能准确说出“二点换三点”的战术意图,能跟你争论自由人垫球到底该不该过网,甚至能在朱婷扣球的瞬间,用0.5倍速分析出她的起跳时机和挥臂角度。他们看比赛的时候,嘴里念念有词:“哎呀,这个一传不到位!”“快,拦网跟上啊!”“漂亮!一个漂亮的探头球!”那架势,比场边的蔡斌指导还激动。他们的书包里可能没有奥特曼卡片,但绝对有一本画满了战术图的小本本,上面歪歪扭扭地写着“论袁心玥的背飞战术在现代排球中的应用”。你问他名单?他会回你一句:“你先告诉我,今天这场比赛咱们的拦网得分率是多少?”直接给你CPU干烧了。
第二类,是“未来之星预备役选手”。这类小球迷,行动力爆表。看完一场酣畅淋漓的比赛,他们体内的排球之魂就熊熊燃烧。家里的客厅就是他们的排球场,沙发是他们的拦网站位,气球、抱枕,甚至是卷起来的报纸,都能成为他们的排球。他们会模仿龚翔宇的跑动进攻,学着王媛媛的快攻,对着墙练习垫球,嘴里还“嘿哈”地配着音。小区里的那块空地,就是他们的“世界女排联赛”总决赛现场。他们的梦想不是当科学家、不是当宇航员,而是“长大后我要进国家队,和朱婷姐姐一样扣球!”他们的膝盖上总有新的淤青,但眼神里却闪烁着光。这份名单里,他们的名字旁边一定标注着“潜力股,YYDS!”
第三类,必须是“沉浸式追赛小哭包”。这类小球迷的情感投入堪称满分。女排赢了,他们能原地蹦三尺高,激动地满屋子跑,高喊“我们是冠军!”那分贝,能把邻居家的狗都给喊精神了。要是女排输了,特别是那种惜败的比赛,那可不得了。他们的眼泪就像没关紧的水龙头,啪嗒啪嗒往下掉,比自己考试没考好还伤心。他们会抱着爸妈,哽咽着说:“呜呜呜……她们太不容易了……”那种真情实感,让成年人看了都得破防。他们对“女排精神”的理解,可能比我们这些大人还要深刻,因为他们是用最纯粹的心去感受每一次拼搏和每一次失落。在他们的名单上,每个名字后面都应该画一颗爱心。
第四类,是“外号八级学者兼气氛组组长”。他们可能说不清什么叫“海鸥式”发球,但对女排队员们的各种外号和梗了如指掌。他们知道谁是“大婷”,谁是“宝宝”,谁是“小苹果”,谁是“小宇宙”。他们能在之一时间说出张常宁和老公的甜蜜互动,也知道袁心玥在场上又贡献了什么新的表情包。他们是家庭观赛气氛的调节剂,在得分时带头鼓掌,在失分时大喊“没关系,下一个!”他们是女排队员社交媒体下的“忠实铁粉”,用稚嫩的语言留下一句句“姐姐加油!”“你们是最棒的!”这份名单里,他们的备注是“粉头预备役”。
第五类,还有一种“万物皆可女排精神”的学霸(或学渣)。这类小球迷把“女排精神”活学活用到了极致。遇到难解的数学题,他们会对自己说:“要发扬女排精神,永不言败,再算一遍!”被爸妈催着去练琴,他们会说:“郎平奶奶说了,基本功要天天练,我这是在打好基础!”甚至早上不想起床,他们都能给自己找到理由:“女排队员也需要休息来恢复体力,我这是在为今天的学习积蓄能量!”好家伙,女排精神简直成了他们人生的万能解药和“挡箭牌”,让人哭笑不得。
所以你看,这份所谓的“中国女排10岁小球迷名单”根本就不是一张纸、一个文件。它是由千千万万个这样的孩子组成的。他们可能叫王小明,可能叫陈小红,可能是你邻居家那个天天在楼下拍皮球的“熊孩子”,也可能是你亲戚家那个文静内向却会在女排赢球后默默握紧拳头的小姑娘。他们用自己的方式,热爱着这支队伍,传承着这种精神。这份名单,写在每一场比赛的电视机前,写在每一个因为排球而闪闪发光的眼神里,写在每一声稚嫩却坚定的“中国队,加油!”的呐喊中。所以,这份名单到底有多少人?大概就是一个天文数字吧。但你要是问我,猪八戒的钉耙到底有几个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