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李诫编写了《营造法式》建筑巨著,成为中国建筑史上的一个划时代创举,是营造史上的一次重大革新。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在建筑方面宝贵经验的科学总结。
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上曾经创造了两项伟大的创举分别是:长城和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汉 代京城的国库。《史记·孝景本纪》:“以大内为二千石,置左右内官,属大内。” 裴駰 集解引 韦昭 曰:“大内,京师府藏。”《汉书·严助传》:“ 越 人名为蕃臣,贡酎之奉,不输大内,一卒之用不给上事。
遗存 至今者有石窟、佛塔、陵墓等。、隋唐时期(公元590年至906年),隋再一统中国,定都长安,大兴土木,为唐代之序幕。唐为中国工艺之全盛及成熟时期。因政治安定,佛道两教兴盛。宫殿寺观之建筑均为活跃。
《中国古代建筑史》关于中国古代建筑历史研究的理论著作。主编刘敦桢。1965年书稿完成,1980年由建筑工程出版社出版。该书简要而系统地论述了中国古代建筑各历史阶段的发展和成就,旁征博引。全书共64万字,图片487幅。
刘敦桢在《中国古代建筑史》中认为,“根据《仪礼》所载礼节,研究春秋时期士大夫的住宅,已大体判明住宅前部有门。门是面阔三间的建筑,中央明间为门,左右次间为塾。门内有院。再次为堂。
梁思成 《中国建筑史》是中国建筑历史的宗师梁思成于战火纷飞的1944年在四川宜宾的李庄完成的扛鼎之作,是之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建筑史。
木头的史书。《中国建筑史》是一部重要的史书,带动了中国木头建筑的发展和进步,因此《中国建筑史》被称木头的史书。
中国建筑史》的日本人,是伊东忠太,他写作的《中国建筑史》出版时间大概是1935年。但纵观全世界,之一部《中国建筑史》的作者,可不是日本人,而是中国的乐嘉藻。他从1915年开始写作他的《中国建筑史》(1933年出版)。
提升在时间纬度上思考的能力。《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其中个人阅读后,产生的影响是形成全面的建筑通史观,提升在时间纬度上思考的能力。《中国建筑史》是2005年百花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梁思成。
书名:中国建筑史 豆瓣评分:8 作者: 梁思成 出版社: 百花文艺出版社 出版年: 1998-2-1 页数: 373 内容简介:《中国建筑史》是建筑学科的开山之作。全书共八章。
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著名著作:《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蓟县独乐寺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按地区按重要性列举了1949年之前已知的所有古代重要建筑物。此外,刘敦桢的《中国古代建筑史》、傅熹年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也都不错。技术方面,可以看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的《中国古代建筑技术史》。
年选聘为中央研究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1928年回国在东北大学创办建筑系。1931年在北京加入了专门研究中国古代建筑的学术机构—中国营造学社。1946年创办清华大学建筑系。毕生从事教育和中国古代建筑史的研究工作。
是建筑历史学家、建筑教育家和建筑师。著名著作:《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蓟县独乐寺山门考》,《宝坻县广济寺三大士殿》。
在林微因、莫宗江、卢绳等人的协助下,一部由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终于在抗日时期西南的一个小山庄里完成了。
当时林徽因身患肺结核,梁思成则因为青年时代一次车祸的后遗症而导致脊椎受伤。然而,无论疾病还是艰难的生活都无损于他们对自己的开创性研究工作的热情。就是在战时的这一时期,梁思成用英文写成了《图像中国建筑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