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俗地讲,就是发大愿,做大功德,广度众生。《普贤菩萨行愿品》有普贤菩萨的十大愿,请阅读可以帮助理解“大行”的意思。以下是《佛学大辞典》的解释:《 佛学大词典 》 : 行业广大之意,指菩萨之修行。
南无普贤菩萨,是佛教中的一种信仰,表示对普贤菩萨的尊敬和崇拜。普贤菩萨是佛教中的四大菩萨之一,代表着智慧和慈悲,被视为修行和道德的象征。南无普贤菩萨,就是向普贤菩萨致敬和祈愿,希望得到他的帮助和保佑。
普贤菩萨。“南无”表示尊敬,“普贤菩萨”是名字。普贤菩萨为中国佛教文化四大菩萨之一,以十大愿著称,被称为普贤愿王。是释迦牟尼佛右胁侍菩萨。与文殊菩萨共同辅佐释迦牟尼佛弘扬佛法。
南无普贤菩萨,大意为:皈依普贤菩萨的意思。
1、佛号,读fó hào,(宗教界)佛教各诸佛及大菩萨的名号。佛号指:(宗教界)佛教诸佛及大菩萨的名号。如:佛教创始人释迦牟尼佛的佛号(称本师释迦牟尼佛)。
2、“阿弥陀佛”的名号有一点须要注意,不可以念成“哦(wō或ē)弥陀佛”,要念“阿(ā)弥陀佛”。阿(ā)是开口音,嘴巴张开,在喉部、胸部发音。
3、释迦牟尼佛:可以念“南无释迦牟尼佛”或者“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本师的意思,就是佛法根本的教师,或者单指自己的根本师父。文殊菩萨:可以念“南无大智文殊菩萨”。
1、骑大象的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
2、骑大象的是普贤菩萨,贤菩萨的坐骑是灵牙仙的六牙白象,白象是普贤愿行广大、功德圆满的象征。普贤菩萨像大多头戴宝冠,身穿菩萨装,坐于六牙白象上,并且骑象的普贤菩萨像大都为合掌。
3、骑大象的菩萨是普贤菩萨,普贤菩萨是中国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
4、文殊菩萨 文殊菩萨的坐骑是口首仙的青狮,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震魔怨,象征着智慧。
5、普贤菩萨的坐骑是大象 文殊菩萨——坐骑为口首仙的青狮 文殊菩萨的形象,通常是手持慧剑,骑乘狮子,比喻以智慧利剑斩断烦恼,以狮吼威风震慑魔怨。其道场在山西五台山。与普贤菩萨为释迦牟尼佛之胁士。
6、一般为普贤菩萨。他的坐骑为六牙白象,六牙代表六种清静,四足代表四种功德。普贤菩萨摩诃萨是大乘菩萨行的大愿大行的代表,象征着中国大乘佛教的精神。普贤菩萨摩诃萨,「普」是遍一切处义;「贤」是最妙善义。
普贤菩萨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译为三曼多跋陀罗,曾译为遍吉菩萨,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
南无普贤菩萨,是佛教用语,是对佛的尊称。普贤菩萨,佛教菩萨名,佛教八大菩萨之一,是释迦牟尼佛的右胁侍,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他代表的是理德、行德,与文殊菩萨的智德、正德相对,是佛教四大菩萨之一。
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萨之一,象征着理德、行德,与象征着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萨相对应,同为释迦牟尼佛的左、右胁侍。此外,毗卢遮那如来、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被尊称为“华严三圣”。
1、普贤菩萨的圣号是“南无大行普贤菩萨”,向普贤菩萨诞祈福须虔诚诵_三遍。如果有缘到佛寺参拜普贤菩萨,那么须十二拜,才显得诚心。
2、普贤延命菩萨又有‘大安乐不空三昧耶真实菩萨’与‘金刚萨埵’等二种异名。前者谓此一菩萨具有赋予众生以大利益大安乐的平等本誓。后者谓其具有‘不朽不坏之智,能摧诸烦恼,犹如金刚’。
3、(称圣号)南无大行普贤菩萨摩诃萨(三称)(如意宝轮王陀罗尼)(心经一遍)般若波罗蜜多心经(唐三藏法师玄奘译)(赞偈)普贤菩萨,行愿齐周,华藏会上阐法猷,瓶泻两千酬,接引凡流,象驾任优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