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知识点(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的计算公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1、初中物理知识点(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的计算公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2、初中物理知识点(1) 液体压强的计算:P=ρgh 液体的压强只与液体的密度和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证实大气压存在的实验:马德堡半球实验。测定大气压值的实验是:托里拆利实验。1标准大气压为760mmHg,即013×105Pa 。
3、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4、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接法:必须“一上一下”(3)作用: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5、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 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1、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2、水的比热是:C=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03焦耳。
3、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 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4、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中考总复习,我给大家总结了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及公式,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机械能 (一)功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5、参照物知识总结 定义:为研究物体的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叫做参照物。任何物体都可做参照物,通常选择参照物以研究问题的方便而定。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当物体在P点以内成像都是放大的,在p点以外都是缩小的,P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但在P点成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 0~15V)。
初三物理知识点归纳(一) 密度的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
1、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2、水的比热是:C=2×103焦耳/(千克·℃),它表示的物理意义是:每千克的水当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吸收(或放出)的热量是2×103焦耳。
3、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滑动变阻器:(1)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的电阻线的长度来改变电阻的大小。(2)接法:必须“一上一下”(3)作用:①保护电路; ②改变电路中电流的大小。
4、乐音三要素及决定因素:①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频率越大,音调越高②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振幅越大,距发声体越近, 响度越大。③音色指不同发声体声音特色,不同发声 体在音调和响度相同时,音色是不同的。
5、为了方便同学们进行中考总复习,我给大家总结了初中物理必背知识点及公式,接下来分享具体内容,供参考。机械能 (一)功 如果一个物体受到力的作用,并在力的方向上发生了一段位移,我们就说这个力对物体做了功。
初中物理知识点(1) 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密度的计算公式:用天平测出物体的质量,用量筒测出体积,用公式计算出该物体的密度。
物态变化知识点总结 温度:是指物体的冷热程度。测量的工具是温度计,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的。摄氏温度(℃):单位是摄氏度。
(1)当物体在P点以内成像都是放大的,在p点以外都是缩小的,P点是成放大像和缩小像的分界点,但在P点成像既不放大也不缩小。
初中物理知识点整理 电压表的使用:(1)电压表必须与被测用电器并联;(2)电压表的“+”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正极的一端,“-”接线柱连接靠近电源负极的一端;(3)选择合适的量程(0~3V; 0~15V)。
物理学是关于大自然规律的知识;更广义地说,物理学探索并分析大自然所发生的现象,以了解其规则。